Ultima Markets

銀色債券派息全攻略:2025申請資格、歷年回報及與iBond比較

深入剖析:什麼是銀色債券?

對於追求穩健收益的「銀髮族」而言,香港政府發行的銀色債券(簡稱「銀債」)無疑是一個備受關注的投資選項。究竟什麼是銀色債券?簡單來說,這是一款專為年長者設計的零售債券,旨在提供一個比一般銀行定存更優厚,且風險極低的投資渠道。它的銀色債券派息機制與通脹掛鈎,並設有保底息率,確保投資者在任何經濟環境下都能獲得穩定的回報。更多詳情可參考香港政府債券官方網站

🎯 銀色債券的核心目標與設計理念

政府推出銀色債券的初衷非常明確:為本地年長居民提供一個安全、可靠且回報穩定的投資工具,幫助他們應對通脹壓力,安享退休生活。其設計理念主要圍繞以下幾點:

  • 專屬長者: 最初申請年齡為65歲,自2021年起已放寬至60歲(以該年份計算),讓更多準退休人士及初入銀髮階段的市民受惠。
  • 對抗通脹: 派息率與香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的平均按年通脹率掛鈎,意味著當物價上漲時,您的利息收入也會隨之增加,購買力得到保障。
  • 保本保息: 設有最低保證息率。即使香港出現通縮,或通脹率極低,投資者依然能享受到這個「保底」的利息回報,鎖定最低收益。
  • 政府信用: 由香港特區政府發行,信用風險極低,幾乎可視為無風險投資。

📜 誰有資格認購?申請門檻全解析

要參與這項專為長者而設的投資計劃,申請人必須滿足以下兩個核心條件:

  1. 年齡要求: 在該批銀色債券發行的年份或之前,年滿60歲。舉例來說,若2025年發行新一批,那麼在1965年或之前出生的長者即符合資格。
  2. 身份要求: 必須持有有效的香港身份證。

重要提示: 銀色債券的申請不接受聯名,每位合資格的申請人只能提交一份申請,重複申請將不被接納。

🔒 為何不設二手市場?背後的考量

與iBond或綠色債券不同,銀色債券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不設二手市場交易。這意味著您不能像買賣股票一樣,在香港交易所將其轉售給其他投資者。這一設計主要是基於以下考量:

  • 防止投機炒賣: 確保銀債真正落入目標群體——即追求穩定長期收益的長者手中,而非短期投機者。
  • 簡化投資流程: 免去二級市場價格波動的複雜性,讓長者投資者無需時刻關注市場價格,只需安心持有至到期日,定期收取利息。
  • 提供靈活性: 雖然不能在市場上賣出,但政府提供了提前贖回機制。若投資者在債券到期前需要動用資金,可以隨時向政府申請提早贖回,取回本金及截至贖回日的應計利息,提供了必要的流動性保障。

2025年銀色債券派息與發行詳情預覽

儘管2025年新一批銀色債券的具體細則尚待政府公佈,但我們可以根據過往經驗和市場預期,對其關鍵要素進行前瞻性分析。對於關注銀色債券派息的潛在投資者來說,了解其構成至關重要。

🔑 關鍵發行資料預測(基於過往慣例)

發行重點 預計詳情 (待政府最終公佈)
最終發行額 預計將維持在較高水平,可能在550億港元或以上,視乎認購反應而定。
債券年期 通常為 3年
最低認購金額 每手 10,000港元
最高配發金額 每人上限 100萬港元 (即100手)。
派息頻率 6個月 派息一次。
保底息率 市場普遍預期將不低於4%至5%,以保持其吸引力。

📈 派息機制詳解:保底利率與通脹掛鈎

銀色債券的派息機制是其最吸引人的核心設計。每次派息時,利率會按照以下兩種方式計算,並以較高者為準

  1. 浮息部分: 與最近6個月的平均按年通脹率掛鈎。簡單來說,就是參考香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的變動。通脹越高,這部分的利息率也越高。
  2. 定息部分: 即政府預設的「保底息率」。這是一個最低保證回報,無論通脹率多低,甚至出現通縮,您至少能獲得這個利率的收益。

情境模擬: 假設保底息率為5%,而最近半年的平均通脹率為3.2%。在計算派息時,由於5%高於3.2%,該次派息便會按5%的年利率計算。反之,若平均通脹率升至5.8%,則會按5.8%計算。這個「取其高」的機制,確保了投資者既能分享通脹帶來的好處,又能鎖定一個可觀的最低回報。

歷年銀色債券派息與認購反應全回顧

回顧過去,銀色債券的發行歷史和市場反應,能為我們評估其投資價值提供寶貴的參考。從數據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受歡迎程度以及實際的銀色債券回報表現。

📊 過往派息紀錄一覽

下表清晰展示了自第一批銀色債券以來,其保底息率及每年實際派息率的演變。可以看到,隨著市場利率環境的變化,保底息率亦逐步提升,以維持其競爭力。

銀色債券批次 保證息率 (定息率) 期間最高的浮息率 (與通脹掛鈎)
第一批 (2019年到期) 2.00% 2.60%
第二批 (2020年到期) 2.00% 3.20%
第三批 (2021年到期) 3.00% 3.20%
第四批 (2022年到期) 3.00% 3.23%
第五批 (2023年到期) 3.50% 3.50%
第六批 (2024年到期) 3.50% 3.50%
第七批 (2025年到期) 4.00% 4.00%
第八批 (2026年到期) 5.00% 5.00%

🔥 認購反應熱烈嗎?數據告訴你真相

從歷年的認購人數和金額來看,銀色債券在長者群體中的受歡迎程度持續攀升,尤其在低利率環境下,其吸引力更為凸顯。近年來的發行規模亦不斷擴大,以滿足市場的龐大需求。

年份 認購人數 認購總額 (億港元) 最終發行額 (億港元) 每人最多獲派 (手)
2016 7.6萬 89.31 30 5
2017 4.48萬 41.83 30 10
2018 4.54萬 62.21 30 8
2019 5.65萬 79.18 30 6
2020 13.52萬 432.24 150 14
2021 25.68萬 678.63 30 14
2022 28.96萬 624.62 450 21
2023 32.6萬 721.80 550 23
2024 30.04萬 699.82 550 24

從上表可見,自2020年起,無論是認購人數還是總金額均出現爆炸性增長,反映出市場對這類低風險、高穩定性產品的渴求。政府亦積極回應,多次提高最終發行額度。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認購反應踴躍,近年來已無法做到「人人全數獲派」,需要通過抽籤決定部分手數的分配,這也成為了投資者在決定認購金額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投資決策:銀色債券 vs. 綠色債券 vs. iBond 終極比較

香港政府發行的零售債券系列中,除了銀色債券,還有綠色債券和iBond(通脹掛鈎債券)為人熟知。三者雖然都是政府債券,但在設計目標、申請資格和交易方式上存在顯著差異。了解這些分別,有助您選擇最符合自身需求的投資工具。

比較項目 👵 銀色債券 (Silver Bond) 🌿 綠色債券 (Green Bond) 📈 通脹掛鈎債券 (iBond)
🎯 發行目的 為年長市民提供穩定回報的退休投資產品。 為綠色項目融資,推動可持續發展。 為市民提供對抗通脹的投資選項,促進零售債券市場發展。
👤 申請資格 年滿60歲的香港居民。 年滿18歲的香港居民。 年滿18歲的香港居民。
🔄 二手市場 不設二手市場,但可提早向政府贖回。 可在港交所買賣,具市場流動性。 可在港交所買賣,具市場流動性。
💰 派息機制 與通脹掛鈎,並設有較高的保底息率 與通脹掛鈎,並設有保底息率 (通常低於銀債)。 與通脹掛鈎,並設有保底息率 (已停發,過往息率較低)。
💡 投資者定位 追求極低風險、穩定現金流、不介意資金鎖定3年的退休人士。 追求穩健回報,同時希望資金具備一定流動性的普通投資者。 與綠債相似,主要作為對抗通脹的工具。

如何申請2025銀色債券?完整流程與渠道比較

準備認購新一輪的銀色債券?整個流程其實相當直接。關鍵在於掌握申請時間線,並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認購渠道。一般而言,申請渠道分為兩大類:配售銀行和證券行。

📅 掌握關鍵申請時間線

雖然2025年的確實日期未定,但參照往年慣例,流程一般如下:

  • 認購期: 通常在發行前約一個月開始,持續約一至兩星期。您需要在此期間內提交申請。
  • 公佈配發結果: 認購期結束後約一星期,政府會公佈最終的認購數字及配發結果。
  • 發行日: 公佈結果後數日,債券會正式發行,並退還未獲接納的申請股款。
  • 首次派息日: 通常在發行日後的六個月。

🏦 銀行 vs. 證券行:哪個渠道更適合你?

選擇透過銀行還是證券行認購,主要考慮的是便利性及費用。近年來,為了吸引客戶,大部分機構都推出了「N免」優惠,豁免了多項收費。以下是一個綜合比較,助您做出選擇:

收費項目 大型銀行 (如滙豐、中銀) 證券行 (如 FSMOne) 選擇考量
✔️ 認購手續費 通常豁免 通常豁免 兩者基本無差異。
✔️ 存倉費/託管費 通常豁免 通常豁免 大部分機構都已豁免此項費用。
✔️ 代收股息費 通常豁免 通常豁免 確保派息能全額到手。
✔️ 到期贖回費 通常豁免 通常豁免 持有至到期是主流操作,此費用豁免很重要。
✔️ 提前贖回費 通常豁免 通常豁免 若有機會動用資金,需確認此項免費。
💡 便利性 可透過網上銀行、手機App或親臨分行辦理,適合習慣傳統銀行服務的長者。 全程線上操作,開戶、認購均在App或網站完成,適合熟悉數碼操作的用戶。 考慮自己的操作習慣。若已有常用的銀行戶口,直接使用會更方便。若追求純線上體驗,可考慮證券行。

總結而言,在費用上,各渠道的差異已不大。核心的選擇考量應落在您個人的操作習慣和便利程度上。無論選擇哪個渠道,都應在認購前仔細閱讀其收費條款,確保沒有任何隱藏收費。

銀色債券的潛在優勢與注意事項

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前,全面評估其利弊是至關重要的。銀色債券雖然被譽為「銀髮族恩物」,但它同樣有其獨特的優勢和需要留意的限制。

✅ 銀色債券的吸引力在哪裡?

  • 🛡️ 極致安全: 由香港特區政府發行,信貸評級高,本金安全得到極大保障。
  • 📈 回報吸引: 保底息率遠高於同期銀行港元定期存款,提供更佳的穩定收益。
  • 💪 對抗通脹: 派息與通脹掛鈎的機制,能有效保障購買力,減輕物價上漲對退休生活的影響。
  • 😌 省心省力: 無需在二手市場進行交易,免卻價格波動的煩惱,買入後只需安心持有收息。
  • 💰 派息穩定: 每半年派息一次,為退休人士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 投資前必須知道的風險與限制

  • 🔒 流動性限制: 由於不設二手市場,資金會被鎖定三年。雖然可以提前贖回,但始終不如可在市場隨時賣出的資產靈活。
  • 🏦 機會成本: 在資金被鎖定的三年內,如果市場上出現更高回報、風險相若的投資機會(例如股市大幅回調後的大藍籌股),您可能會錯過。
  • 📉 利率風險: 如果未來香港的利率大幅飆升,導致銀行定存利率超越銀債的保底息率,那麼銀債的相對吸引力就會下降。
  • 🔢 分配不確定性: 由於認購反應熱烈,未必能獲全數分配所申請的金額,可能導致部分資金未能按計劃投入,影響整體回報預算。

常見問題 (FAQ)

Q1: 如果我在債券到期前提早向政府贖回,會否有任何損失?
A: 不會損失本金。您將會收到100%的本金,以及由上一個派息日至贖回日期間的應計利息。整個過程不設任何罰息或手續費,但您將無法賺取剩餘年期的利息。

 

Q2: 我可以幫我的父母或配偶申請銀色債券嗎?
A: 銀色債券不設聯名申請,亦不能代為申請。申請人必須以自己的名義,透過自己的證券戶口或銀行戶口提交申請。您可以從旁協助他們完成申請流程。

 

Q3: 認購很多手會不會增加中籤機會或獲派更多?
A: 銀色債券的分配機制是「循環派發」。首先,所有合資格申請人會先獲派一定數量的基本手數,剩餘的手數再以抽籤形式分配。因此,認購較多手數(例如超過20手)確實能確保您在抽籤環節中獲得更多機會,但最終能獲派多少,仍要視乎總認購人數和發行額而定。

 

Q4: 銀色債券的派息會如何發放?
A: 利息將會在每個派息日,自動存入您在認購時指定的銀行戶口。整個過程無需您進行任何操作,非常方便。

 

Q5: 銀色債券是否需要繳稅?
A: 根據香港現行的稅務條例,從銀色債券獲得的利息收入是無需繳納任何利得稅的。

結論

總括而言,銀色債券對於年滿60歲、尋求低風險、追求穩定現金流以補充退休收入的香港居民來說,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投資工具。其高於定存的保底息率、與通脹掛鈎的增長潛力,以及政府信用的背書,使其在當前的投資環境中脫穎而出。在決定投資前,清晰了解其三年期的資金鎖定特性、與其他零售債券的區別,並根據自身的資金流動性需求和風險承受能力做出審慎評估,是每一位精明投資者應有的態度。隨著2025年新一輪發行的臨近,建議持續關注政府公佈的最新消息,以便及時規劃您的退休理財組合。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專業建議。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