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描述

加密貨幣ETF完全指南:類型、優勢、風險與投資策略

比特幣價格去年表現驚人,一度突破10萬美元,成為全球第八大資產,吸引了不少投資者關注。隨着美國降息預期升溫,以及美國大選等全球經濟因素的推動,加密貨幣市場的交易熱度持續高企。在香港,港交所於2024年成功推出首批加密貨幣現貨ETF,為本地投資者開闢了嶄新的參與渠道,也讓投資者可以更直接接觸加密資產市場的增長潛力。

這篇文章將圍繞香港市場的特點,深入探討加密貨幣ETF的相關內容,包括什麼是加密貨幣ETF、它的優劣勢、目前市場上的熱門產品,以及香港投資者如何透過券商或平台購買這類產品。希望透過這些資訊,讓你更全面了解這項新興投資工具,並在日益發展的加密貨幣市場中找到合適的機會。

加密貨幣etf
加密貨幣etf

什麼是加密貨幣ETF?

加密貨幣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簡稱加密貨幣ETF,是一種通過傳統經紀賬戶投資加密貨幣市場的簡單且高效的方式。投資者不需要直接持有或管理加密貨幣,就可以參與比特幣、以太坊(以太幣)等加密資產的價格變化。與一般的ETF類似,加密貨幣ETF也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允許投資者像交易股票一樣進行買賣。

☞延伸閱讀:ETF是股票還是基金?投資ETF優缺點有哪些?如何購買ETF?

目前市場上存在多種類型的加密貨幣ETF,根據投資標的的不同,可以追蹤單一加密貨幣(如比特幣ETF)或多種加密貨幣的價格指數。這使得投資者能夠更靈活地分散投資組合,並避免直接管理加密貨幣所需的技術性操作及相關風險。特別是在香港和美國等市場,已經有針對不同需求設計的加密貨幣ETF產品,滿足從保守到進取型投資者的多樣需求。

透過這種創新型的金融工具,投資者可以在熟悉的證券市場環境中參與加密貨幣的潛在增長,而不需要擔心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技術挑戰或資產安全問題。

加密貨幣ETF的優勢與風險

加密貨幣ETF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方便又簡單的方式參與加密貨幣市場,同時也伴隨一定的風險。在香港這樣的國際金融中心,加密貨幣ETF逐漸成為不少投資者關注的熱門工具。

優勢

  1. 交易方式靈活簡單
    • 與必須通過專門加密貨幣交易所進行操作的加密貨幣不同,加密貨幣ETF可在傳統證券市場(如香港聯交所)進行買賣,交易方式與股票相似。
    • 投資者可利用現有的經紀賬戶和交易平台,無需額外開戶,降低了進入門檻。
  2. 符合註冊賬戶資格
    • 在加拿大等地,加密貨幣ETF符合TFSA和RRSP等註冊賬戶的資格要求,投資者可以享受稅務優惠。相比之下,直接購買加密貨幣通常無法享受這類優惠政策。
  3. 降低技術與資產管理難度
    • 投資加密貨幣ETF無需自行管理加密貨幣錢包或處理私鑰和公鑰,減少了因技術失誤或安全問題導致資產丟失的風險。
    • ETF由專業的基金管理團隊運營,投資者不必擔心資產保管的問題,操作更加便利,特別適合剛接觸加密貨幣的投資者。
  4. 監管環境相對完善
    • 香港的監管機構對加密貨幣ETF進行了審批與規範,提供更高的市場透明度與投資保障。
    • 投資者可以在穩健的監管環境中參與市場,減少不必要的法律或運營風險。

風險

  1. 市場波動風險
    • 加密貨幣ETF的價格直接受到加密貨幣市場波動的影響,而加密貨幣市場普遍波動性較大。即使是短期內,價格也可能出現劇烈起伏,對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構成挑戰。
  2. 高管理費用
    • 相比傳統股票ETF,加密貨幣ETF的管理費用通常較高。
    • 長期持有的投資者需要注意,費用可能侵蝕收益,特別是在市場增長放緩或震盪時更為明顯。
  3. 監管政策風險
    • 雖然香港的監管環境相對成熟,但全球加密貨幣市場的監管政策仍存在不確定性。
    • 若未來政策發生重大變化,加密貨幣ETF的流動性和價格可能受到影響,投資者需密切關注監管動態。

加密貨幣ETF的類型及其特點

加密貨幣ETF根據投資策略和資產配置的不同,可分為現貨ETF與期貨ETF兩大類型。每種類型的ETF都有其獨特的運作方式和適合的投資人群。

1. 加密貨幣現貨ETF – 直接持有資產

現貨ETF的最大特點是直接投資於加密貨幣資產,通過持有實際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或以太坊),來追蹤其價格波動。

  • 運作方式:基金內部會儲備真實的加密貨幣,並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化反映資產價值。
  • 適合人群:這類ETF適合希望簡便投資加密貨幣,但不想自行管理錢包或處理私鑰的投資者。投資者無需直接擁有加密貨幣,也無需擔心安全存儲問題,適合初學者或追求穩健參與市場的人士。
  • 特點:雖然減少了技術管理的負擔,但由於實際持有加密貨幣,這類ETF的價格會高度同步於市場波動。

2. 加密貨幣期貨ETF – 基於未來走勢的合約交易

期貨ETF則通過交易期貨合約來追蹤加密貨幣價格,而不是直接持有實際的加密貨幣資產。

  • 運作方式:基金基於對加密貨幣未來價格的預測,購買或出售相關期貨合約,以實現追蹤目標價格的效果。
  • 適合人群:期貨ETF更適合有一定投資經驗、熟悉金融衍生品的投資者,特別是那些看好短期市場走勢,但不想承擔持有現貨風險的人士。
  • 特點:雖然期貨ETF的交易靈活且不依賴於實際資產的存儲,但其價格可能因期貨合約的展期成本(例如正價差或逆價差)而產生偏差,這對於長期投資者可能是一個挑戰。

目前市場上有哪些現貨加密貨幣ETF?

目前,投資者可以透過券商複委託參與主要市場的加密貨幣現貨ETF交易,其中美國和香港市場已經上市相關產品。美國市場的加密貨幣現貨ETF主要以美元計價,而香港市場則提供人民幣、港幣和美元三種計價幣別供投資者選擇。至於日本市場,則仍需等待當地監管機構的批准。

在美國市場中,iShares比特幣信託ETF是規模最大的加密貨幣現貨ETF,並且該市場的產品均以美元計價,投資者無法進行匯率避險。

美國現貨加密貨幣ETF

註:Grayscale比特幣信託 ETF(GBTC) 初始成立日為2013年9月,一始以私募形式创建,在2015年中期轉OTC交易,直到2024年1月,該檔ETF現货比特整ETF在纽約券交易所上市

資料來源:Bloomberg,资料截至2024年9月30日(上述ETF僅以各類型市值規模較大之ETF作為列舉)

在香港市場,華夏比特幣ETF是規模最大的加密貨幣現貨ETF,目前提供港幣、美元和人民幣三種計價貨幣選擇,為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選擇。

香港現貨加密貨幣ETF

注:資料來源:Bloomberg,资料截至2024年9月30日(上述ETF僅以各類型市值規模較大之ETF作為列舉)

此外,香港上市的比特幣及以太幣ETF還有嘉實比特幣(3439)、嘉實以太幣(3179)。

香港與美國加密貨幣現貨ETF的差異

加密貨幣ETF在全球市場中逐漸普及,而香港與美國市場的加密貨幣現貨ETF有著顯著的區別。這些差異不僅體現在可投資的產品類型、交易方式,也包括監管環境和投資門檻。

1. 產品類型與交易貨幣

  • 美國市場:目前美國市場共有11隻比特幣現貨ETF,這些ETF主要以美元計價,且僅限於比特幣產品,並未涉及以太坊等其他加密貨幣。
  • 香港市場:相比之下,香港市場的加密貨幣現貨ETF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除了比特幣外,也有其他加密貨幣ETF可供選擇。而且,香港市場的加密貨幣ETF計價幣別不僅包括美元,還有港幣和人民幣,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靈活的交易選擇。

2. 投資門檻

  • 美國市場:美國的加密貨幣現貨ETF大多針對專業投資者,普通散戶需符合較高的資格條件才能參與。這些ETF的交易大多只能通過美元計價的交易平台進行,並且不設實物交收,所有交易都是通過現金結算。
  • 香港市場:香港市場的加密貨幣ETF則對散戶更加友好,投資門檻較低,並且本地投資者可以輕鬆進行買賣。相對於美國市場,香港的加密貨幣ETF更加貼近一般散戶的投資需求。

3. 監管環境

  • 香港市場:香港對加密貨幣ETF有嚴格的監管要求。所有涉及現貨ETF的虛擬資產交易必須通過證監會批准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或受授權金融機構進行。基金的託管服務提供商必須選擇證監會許可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或符合金管局加密貨幣託管標準的金融機構。此外,基金管理公司需要依據主要交易平台的交易量數據來計算虛擬資產的估值。這些監管措施有效保障了投資者的資金安全,並增強了市場的透明度。
  • 美國市場:相比之下,美國的加密貨幣託管商和交易平台通常不受美國證監會(SEC)的全面監管。雖然美國市場的加密貨幣ETF規模較大,但在監管和資產保護方面,相對較為鬆散,投資者需自行承擔一定的風險。
港美加密貨幣ETF比較

如何決定是否應該投資加密貨幣ETF?

加密貨幣ETF是一種高風險高波動的投資工具,因此在決定是否參與投資時,投資者需要謹慎考慮。以下是幾個關鍵的考量因素,幫助您評估是否應該投資加密貨幣ETF。

1. 了解產品並評估風險承受能力

加密貨幣市場因其波動性而聞名,價格可能在短期內劇烈波動,這使得加密貨幣ETF成為高風險資產。在投資前,投資者應該對加密貨幣ETF的運作模式、風險特點及市場影響有充分的了解。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投資者教育主管Lori Schock曾強調,投資加密貨幣涉及重大風險,投資者應該僅投資他們願意承擔損失的資金,這樣即便投資未能成功,也不會對財務狀況造成重大影響。這是理智投資的基本原則,特別是在涉及加密貨幣ETF這類波動性大的資產時。

2. 控制注碼並保持低比例投資

由於加密貨幣ETF的高風險性質,建議投資者在資金分配上保持謹慎,並嚴格控制每次投資的注碼。對於大多數投資者而言,將加密貨幣ETF納入投資組合時,應該保持較低的投資比例,以降低單一市場波動對整體資產的影響。合理的資產配置可以幫助分散風險,減少單一資產類別對資金安全的威脅。

3. 注意加密貨幣市場的流動性問題

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市場是24小時運行的,這意味著即使傳統股市休市,加密貨幣市場仍然開放。在市場劇烈波動的情況下,投資者可能無法即時交易止損或進行加碼操作,這是一項風險。特別是在股市休市時段,若加密貨幣市場發生急劇波動,投資者可能無法及時反應並調整持倉。因此,對於選擇投資加密貨幣ETF的投資者,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並考慮是否能夠接受因流動性不足而帶來的潛在風險。

加密貨幣現貨ETF如何實現實物申贖?

加密貨幣現貨ETF提供了一種便捷的方式,讓投資者能夠直接參與加密貨幣市場,而不必透過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進行交易。與傳統的ETF類似,投資者可以像買賣股票一樣在香港交易所(港交所,388)進行加密貨幣ETF的交易,這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選項。

1. 實物申贖的靈活性

與美國市場僅提供現金結算的加密貨幣ETF不同,香港市場的加密貨幣現貨ETF具備實物申贖的功能,這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操作選擇。實物申贖的過程允許投資者將實際持有的比特幣或以太幣轉換為現貨ETF份額,這一特性使得投資者可以在需要時進行資產的轉換。相反,當投資者想要贖回ETF份額時,則需要將ETF份額轉換為比特幣或以太幣,並通過公開市場進行交易。

2. 目標投資者:加密貨幣“礦工”

由於這類加密貨幣現貨ETF提供實物申贖功能,這也讓發行商的目標投資者範圍不僅限於普通散戶,還包括加密貨幣的最初投資者——“礦工”。這些“礦工”通常持有大量的比特幣或以太幣,並且可能會選擇將其轉換為現貨ETF,以便更靈活地管理他們的資產和降低流動性風險。

3. 實物申贖的操作要求

要進行實物申贖,投資者需要將實物的比特幣或以太幣轉換為加密貨幣現貨ETF,這一過程需要通過持有證監會批准的券商來完成。具體來說,券商需要擁有證監會升級版的「1號」和「9號」牌照,才能提供虛擬資產交易及管理服務。根據目前市場情況,僅有少數幾家券商能夠處理實物申贖,其中包括勝利證券、華贏證券和艾德金融等。這些券商提供了實物申贖服務,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靈活的選擇。

了解更多加密貨幣相關,延伸閱讀:香港比特幣交易所|香港如何買賣比特幣與交易平台比較

加密貨幣ETF差價合約(CFD):靈活投資加密貨幣市場的新選擇

在香港,加密貨幣ETF的交易不僅局限於直接購買加密貨幣ETF份額,差價合約(CFD)交易提供了一種更加靈活的方式,讓投資者專注於ETF價格的走勢,而無需持有實際的加密貨幣ETF。

CFD交易的核心與優勢

CFD交易的核心在於對價格的預測,而非對資產的擁有。無論是看漲還是看跌,投資者都可以通過市場波動捕捉交易機會,這使得CFD成為一種高效的工具,讓投資者可以在加密貨幣ETF市場中快速反應。與直接購買加密貨幣ETF不同,CFD交易不需要設置錢包或擔心資產安全問題,也避免了高額的交易手續費。

快速執行與槓桿交易

CFD交易的執行速度極快,能夠即時完成建倉與平倉操作,這在加密貨幣市場的高波動環境中,尤其能幫助投資者快速抓住機會。CFD交易平台提供了便捷的即時交易功能,這對於需要快速反應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重要優勢。

槓桿交易作為CFD的一部分,使得投資者可以用較小的資本撬動更大的交易規模,進一步放大潛在收益。比如,利用10倍槓桿進行交易,價格的微小變動便能放大至10倍的收益幅度,這對於能準確預測市場走勢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吸引的選擇。

靈活參與加密貨幣ETF市場

對於希望更加靈活地參與加密貨幣ETF市場的投資者來說,CFD交易無疑是一個值得探索的方向。投資者可以選擇合適的交易平台,搭配有效的策略,實現靈活操作,並有機會在加密貨幣ETF市場中獲得不錯的回報。

Ultima Markets 提供24小時雙向交易和免費模擬賬戶,並且提供即時交易策略,幫助你捕捉加密貨幣ETF市場的交易機會。

模擬交易是一個理想的基金投資入門方式,能幫助您:

  1. 熟悉平台操作和市場走勢。
  2. 測試交易策略而無需承擔實際風險。
  3. 在安全環境中建立信心,為進入真實市場做好準備。

☞延伸閱讀:ultima markets評價|是怎樣的交易平台?優缺點/安全性完整分析

潛在風險

儘管加密貨幣ETF的CFD交易提供了多種優勢,但投資者也需要認識到其中的風險:

  • 槓桿風險:槓桿不僅能放大收益,同樣也會成倍放大損失。因此,在使用槓桿時,投資者需要謹慎控制倉位並設定有效的止損策略,以降低可能的損失。
  • 價格波動:加密貨幣ETF市場的波動性較大,價格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劇烈波動,這對未設立風險控制措施的投資者來說,可能會造成重大損失。因此,對於任何進行CFD交易的投資者來說,謹慎的風險管理至關重要。
  • 費用結構:CFD平台可能會收取額外的費用,如隔夜融資費等,投資者在選擇平台前應仔細研究相關費用條款,避免隱性成本影響投資回報。
Scroll to Top